敬請期待
芒種是耕耘與付出的時節,我們播種希望,期冀金秋碩果累累。和著那初夏的熾熱,臺上臺下、線上線下同頻共振!2020年6月19日,第十四屆規劃和自然資源信息化實務論壇順利閉幕,受疫情影響本屆論壇規模有限,線下有1000多位嘉賓親臨現場參會,不少單位組織集體觀看線上直播,共有4萬余人線上參會,不少單位組織集體觀看線上直播,各個直播渠道累計訪問量累計超過60萬人次。
“眾志成城抗新冠,八方精英聚云端,國土空間實務壇,數字治理共克難”(引自清華大學黨安榮教授主持18日主題會場的開幕致辭)。疫情的影響,雖然讓很多原本現場參會的嘉賓無法親臨,但是卻也讓更多的同仁參與到同行業專家、學者的研討中。在過去3天的時間里,培訓會場、主題會場、14個專題會場,140多位嘉賓圍繞“國土空間 數字治理”的主題分享了130多場報告,線上線下云端共研、多元思想自由碰撞,給行業同仁聯袂奉獻了一場國土空間治理、自然資源一體化與數字化轉型的知識大餐。
在19日的專題會場環節,14個專題會場分別在上下午同步拉開,主持人、演講嘉賓、參會嘉賓,所有的人通過論壇交匯在一起,各個專題研討通過案例分享與理論探討,將行業所思所行的智慧傳播到四方。上午的7專題會場分別為:《科技手段輔助城市精細化治理》、《國土空間規劃信息化》、《自然資源一體化建設實踐》、《國土空間安全與規劃創新》、《社區生活圈規劃》、《未來城市:空間原型與創新設計》、《規劃實施:尋找管制與創新的平衡》。
科技手段輔助城市精細化治理
組織單位: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國土空間規劃信息化
組織單位: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數據中心產品線
自然資源一體化建設實踐
組織單位: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業務智能產品線
國土空間安全與規劃創新
組織單位: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社區生活圈規劃
組織單位: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智慧城市研究與規劃中心
未來城市:空間原型與創新設計
組織單位: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城市大數據專委會、北京城市實驗室BCL、清華大學建筑學院
規劃實施:尋找管制與創新的平衡
組織單位: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鄉規劃實施委員會、中央財經大學城市管理系
下午的7個專場分別為:《智慧規劃理念下的國土空間規劃方法探討》、《基于中臺架構的“新”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自然資源一體化創新能力》、《國土空間規劃中空間感知和數據治理創新實踐》、《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與邊界管理》、《數字化規劃設計:基于多源異構大數據的創新與探索》、《大變革時代下的GIS創新·賦能》。
智慧規劃理念下的國土空間規劃方法探討
組織單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
基于中臺架構的“新”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
組織單位: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數據中心產品線
自然資源一體化創新能力
組織單位: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業務智能產品線
國土空間規劃中空間感知和數據治理創新實踐
組織單位: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與邊界管理
組織單位:空間規劃與可持續發展國際學會(SPSD)、復旦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城鄉規劃》雜志社
數字化規劃設計:基于多源異構大數據的創新與探索
組織單位:東南大學建筑學院
大變革時代下的GIS創新·賦能
組織單位:超圖研究院、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大數據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平臺軟件研發分中心
■ 6月18日,論壇主會場由清華大學黨安榮教授、南京大學甄峰教授主持,19位嘉賓做精彩報告。
■ 6月17日,論壇培訓會場預熱開講。
進酒店出示行程卡、測體溫;進會場出示健康碼、再次測體溫;進出掃描實名參會二維碼;會議全程配戴口罩、間隔落座。在整個會議工作期間,嘉賓們嚴格遵守疫情期間的衛生防控規定,不厭其煩地配合會務組和相關安保、防疫部門的工作。按照疫情期間的要求,會務組一絲不茍地進行會場場地、物品、嘉賓話筒和翻頁器等消毒工作,提供無接觸分食用餐,準備洗手液、口罩等物資等,盡可能地考慮到每一個細節,確保大家高高興興抵滬,健健康康離滬。
感謝支持單位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云計算與物聯網工作委員會、中國測繪學會智慧城市工作委員會、自然資源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創新中心、上海市城市規劃學會作的指導!感謝聯合舉辦單位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智慧城市研究與規劃中心、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人居環境信息實驗室、智能城市知識服務平臺iCity網站的鼎力合作、悉心準備!感謝各專題組織組織單位的靜心策劃,感謝主持人和演講嘉賓的悉心準備,感謝媒體支持單位對本屆論壇的多方位全程宣傳!感謝新老朋友撥冗出席!
我們正處于行業格局重塑的歷史新起點,運用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BIM/CIM等前沿技術,積極推進規劃和自然資源的數字化轉型,是我們當前的共同挑戰。數字化治理轉型的實現,核心是要建立國土空間的數字化治理邏輯和自然資源一體化數字化治理邏輯,對規劃和自然資源管理的理念、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等進行全局性、系統性、根本性重塑,是促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所在。讓我們一起,繼續同研共進,努力開辟規劃和自然資源信息化的新航道,探索國土空間治理現代化和信息技術結合的無限可能!
Copyright ? 2001-2021 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4017532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1502008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