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請期待
背景
2012年,上海規劃院和規土局聯合開展了《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實施評估》和相關研究工作。為應對上海創新轉型背景和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即將啟動的新情況,以關鍵性數據輔助和支撐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即明確開展《上海市城鄉戰略發展數據平臺(SDD)》的研究工作。
需求
一、需要拓展現有平臺的規劃分析和決策支持功能
目前已有的規劃地理信息數據平臺,重點實現了基礎數據的收集、管理、發布以及“一張圖”數據瀏覽功能,但是在規劃分析和決策支撐方面還有所欠缺。
二、將量化分析引入規劃設計
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城市規劃面臨從粗放規劃到精細規劃、智慧規劃的轉變,在這一過程中,基于數據的規劃量化分析作為規劃決策的依據開始越來越被重視,并得到廣泛應用。市規劃院目前大部分的規劃量化分析工作都是業務人員委托專業分析人員開展。這種方式容易導致脫節、理解偏差等問題。因此,亟需一個在線分析信息平臺,用以進行規劃量化分析;且簡化分析方法和分析過程,將復雜但確定的操作過程放至后臺,僅提供易變更的、可設置參數的簡單操作,為業務人員提供便利。
三、統籌全市各類數據,實現數據資源需共享
目前,規劃院已初步建立了涵蓋人口、用地、經濟、房屋、設施、生態、交通、市政、新興大數據等9個方面數據的空間數據庫,并積累了大量法律法規知識。以數據作城市規劃依據的規劃師們,面對日益龐大的的數據量、資料分布散亂、多處管理、搜尋不到、操作不便等問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們對現有數據價值潛力的挖掘和應用。因此,亟需一個平臺,通過整合各類信息化數據(結構與非結構化),方便業務人員獲取數據,為城市規劃提供數據及技術支撐。
四、結合數據分析,實現成果再利用
基于市規劃院多年在城市規劃領域的研究,已積累了大量成熟并完善的模型理論知識的應用,并形成了一定的應用成果。如:交通規劃模型、經濟社會發展模型、區位測度模型、開發強度模型等;通過模型分析后所產生的大量成果數據,可作為新的數據進入庫中存儲,用以拓展數據庫覆蓋數據內容。
解決方案
1、在一期規劃地理信息數據平臺基礎上,增加了新興大數據專題,并結合模型數據,增加了基礎地圖分析功能,包括緩沖區分析、疊加分析、空間插值等以及高級統計分析功能,如:地平衡分析、服務半徑分析功能、人口統計表、用地平衡表等。
2、建立統一的應用展示平臺。將門戶動態、圖表數據、指標數據、空間數據、城市模型、專業報告的數據按模塊進行管理與可視化。各模塊根據數據情況,各自建立完善的數據資源體系,實現基礎地理、各類專題數據的統一匯聚,并融合包括國民經濟、人口分布等統計類數據,逐步建成覆蓋全面、數據詳實、分類合理的數據資源體系服務于各項規劃設計工作,各用戶根據業務需求和決策實現可查、可看、可分析。
3、城市模型采用模型管理引擎,基于院內各類數據,從數據資源結構和業務邏輯出發,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將模型部署至生產環境中,供應用系統調用。
成效
一、指標監測
初步完成2套2040城市總規指標體系的載入。通過圖、文、表多種方式動態展示城市體征指標數據,實現城市體征指標動態監測。系統具有可擴展性,支持指標體系、指標項的增刪改。
二、圖表數據
初步建立圖表數據資源目錄,包括數據目錄及文檔目錄。統籌整合全市人口、經濟、房屋、土地等基礎數據,明確數據來源、數據精度;明確數據入庫、元數據管理要求,確保數據源的規范性、科學性和可靠性等。
三、空間數據
初步整合了局大機、市規劃院、市測繪院、市公安局、市統計局、市文廣局、市體育局、市衛計委等多個領域的數據資源,形成了現狀數據、規劃成果、單元界線、基礎底圖、新興大數據等五個數據專題,確保了規劃數據資源真正成為規劃管理的依據,促進了規劃管理高效實施,實現了上海市各類數據資源的有效共享共用。
四、城市模型
初步梳理出院內現有9大類模型(人口、用地、交通、市政、經濟、公共設施、自然及生態、大數據及綜合分析模型)并對其進行介紹?;凇敖洕撓祻姸饶P汀奔啊暗匦翁卣饕蜃犹崛∧P汀边M行模型算法開發,并提供模型應用的可視化界面。
Copyright ? 2001-2021 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4017532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1502008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