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請期待
為充分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的相關要求,積極迎戰機構變革帶來的全新挑戰。我司在廣州、武漢國土和規劃一體化項目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多次版本迭代與調整完善,從信息化角度沉淀出了一套能夠提高組織競爭力、工作效率、審批質量和服務水平的解決方案。方案以整合為主線,以“政務調度、業務整合、數據洞察、管控落實、應用服務”五大能力提升為目標,以建設形成“以政務為核心的統一調度、以流程為核心的業務協作、以數據為核心的決策支持、以管控為核心的運行管理、以平臺為支撐的智慧服務”的工作思路,采用信息化頂層設計理論和方法,理清原規劃和國土各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推進自然資源和規劃全面融合,明確管理業務與信息化建設內容的關聯,搭建新一代自然資源和規劃信息化平臺,使信息化貫穿于業務全過程,助力政府管理模式改革創新和政務服務提質增效。
1.政務調度、上傳下達
新機構組建后,需調整局內政務辦公系統,以使政令暢通、任務有效反饋。傳統的政務管理應用多為收發文電子化,未深入分析政務工作事項和彼此之間的管理,亦忽略了政務交流與協作過程中知識的價值顯化。在機構改革背景下,政務信息化工作必須圍繞提升工作效率、政務協同、信息關聯等目標,從流程、關聯、協同等角度入手,借助互聯網思維,創新服務模式,實現一體化綜合政務調度,做到“萬事入系統、事事有關聯、全流程流轉”,以賦能政務管理、實現統籌調度。
(1)統一調度:為全局行政類事務建立統一的入口與出口,實現全局政務一體化管理。同時,針對每一類行政事務,建立統一流轉路徑,實現事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政務統一調度系統
(2)關聯調度:梳理全局行政事務體系,分析各類事項之間的關系,做到全方位關聯,實現管理閉環。建設覆蓋全局各類行政類事務的統一中心,實現萬事入系統、事項辦理有據可查。
政務管理事項分類
(3)動態調度:行政類事務的處理通常流轉環節多、涉及單位多、涉及人員廣,建立動態流轉路徑,做到自由靈活但有序,促進協同辦公、提高辦事效率。
部門內外動態流轉
(4)調度統籌:以“事項”為依托,將全局所有事項納入臺賬進行統一管理,建立貫通業務的工作中樞,保障各項事務有落實、有跟蹤、有反饋,做到可監管、可統計、可追溯。
調度統籌思路
2.業務整合、優化
國土和規劃部門合并之前,兩者的業務體系各自獨立。合并后,必須明晰自然資源和規劃業務體系下的業務深度融合路徑和業務優化之道。需從職能、業務、信息化等多個方面入手,實現業務流程重組與整合,構建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運營高效、保障有效的自然資源和規劃業務融合,設計自然資源和規劃一體化業務模型,實現從業務獨立流轉向業務協同轉變,從業務流程電子化向政務智慧化轉變,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公眾與企事業單位。主要通過業務整體分析、業務單體分析以及業務優化三步走開展業務分析工作。
(1)業務整體分析:從全業務角度,梳理分析覆蓋規劃、土地、測繪、地質礦產以及不動產登記五大業務領域的業務事項,對業務事項加以整理、分類,再以建設工程項目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為主線,按照時間順序,對各類業務事項進行階段劃分,并分析出所有業務事項的上下游關系。在此基礎上,梳理跨部門的業務協作和共享關系。
(2)業務單體分析:針對單個業務進行詳細分析,理清業務所涉及的各種要素(流程、表單、報表、人員、角色等)的定義和組合關系,形成業務標準化手冊,規范申報材料、辦理流程、審批依據、審查要點、監管規則和辦理表單的內容等。業務單體分析主要作用在于規范業務流程,對業務進行標準化建設,促使業務向“流程+ 表+ 規則+ 模型+ 知識+ 指標”轉型。
(3)業務優化:圍繞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和政務服務水平、提質增效和促進跨部門業務融合等目標,貫徹“減、放、并、轉、調”五大優化理念,從業務全視角、信息流動全周期入手,進行業務流程優化再造。
業務融合三步走
3.數據組織、管理
日常國土與規劃業務使用并產生大量的數據信息,這些數據規模巨大、種類繁多、形式各異。充分利用這些數據、發揮數據資產性作用、提升數據利用效率也是自然資源和規劃業務融合信息化建設研究的重要內容。為管好、用好數據,需進行數據資源整合工作:首先,梳理、完善數據標準和數據資源目錄體系,理清數據脈絡地圖;其次,建立統一的自然資源和規劃數據倉庫,貫通數據庫價值挖掘鏈路;進一步地完善數據治理配套機制保障。具體來說,數據整合主要通過數據畫像、數據管理以及數據服務三步開展,其中:
(1)數據畫像:引入組件化業務建模、數據流圖等方法開展數據資源規劃工作,梳理國土與規劃業務與空間數據的關系,理清數據畫像,形成具有系統性、前瞻性的數據資源目錄體系,用于指導和規范自然資源和規劃業務融合信息化建設工作。理清數據關系、建立數據體系,形成數據資源目錄。
(2)數據管理:對數據的標準化、存儲方式、建庫方式以及更新管理機制等進行設計。統一空間基準、統一數據標準,按照“集中統一共享,分層分級管理”的原則,在 “自然資源和規劃業務融合信息化平臺”中,對所有空間數據實行集中存儲。
(3)數據服務:從對內和對外使用的角度進行數據服務分析,明確各單位之間數據關系,對數據資源服務進行有效管理。
數據資源目錄
4.管控落實、規范
搭建國土與規劃規則管控體系,建立規則管控模型,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數字化監管,確保局內業務健康有序運轉。
(1)規則管控體系設計:識別每類事項業務規則,定義規則路徑,明確每類規則的基本要素與應用場景,將規則從業務流程中剝離。最后對規則進行匯總、分類形成規則庫,建立一套規則體系。
(2)規則管控模型建立:根據不同的業務規則設計,選擇不同模型進行建模,包括決策點、決策表、決策樹等不同形式進行業務規則建模;對行政審批當中一些特別復雜的規則,如果系統無法支持系統建模,提供相應的規則開發模式,對規則進行訂制代碼開發;最終實現規則服務的實現與管理。
(3)規則服務集成應用:與自然資源和規劃業務融合信息化平臺集成,在業務規則引擎的支持下,進行業務規則發布、業務規則調用、業務規則監控等應用,實現智能審批、動態監管。
5.應用支撐、服務
深度分析國土與規劃業務體系關系及信息化需求,綜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的理念、方法與技術,建立全方位的自然資源和規劃業務融合信息化平臺應用體系,包括公共服務、部門協同、監督監管、決策分析、事務處理、資源管理等六大類應用,能夠滿足公眾、各自然資源部門、跨部門協同的應用需求,全面推進自然資源和規劃業務深度融合,提升自然資源和規劃智能審批效率,規范行政行為,強化行政事項的管控力度,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1)總體架構
國土與規劃一體化信息平臺遵循面向服務架構(SOA)的思想和架構模式,采用分層架構和應用系統集成的總線架構模式,通過ESB,將門戶、應用系統、業務流程連接起來,形成一個邏輯整體,支持國土與規劃一體化的業務管理。
國土與規劃一體化邏輯架構
(2)應用體系
自然資源和規劃業務融合信息化的應用體系包括公共服務、部門協同、監督監管、決策分析、事務處理、資源管理等功能域。
應用體系
其結構關系如下:
? 公共服務應用體系:面向政務公開、公眾互動,提供與市民、企業和社會團體的交流溝通渠道,通過政府網站、移動APP、開放政府的建設,致力于改進政務服務,方便市民辦事。
? 部門協同應用體系:實現與其他部門在專題數據、基礎數據方面的共建共享,以及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運營上的聯動協作,解決多部門管理目標不一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 監督監管應用體系:建立與改革相適應的監管體系,內部防范行政違法、外部預防違法亂建,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 決策分析應用體系:面向各部門及領導決策人員,以可視化的展示方式,從不同維度闡述和評價各類業務辦理情況。
? 事務處理應用體系:包括業務、政務、黨務三塊內容,是實現局內協同、局外協作的核心業務應用。
? 資源管理應用體系:以國土、規劃專業數據整合為核心,逐步引入手機信令、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數據,綜合考慮數據內容、關聯及結構特征,搭建統一的國土與規劃數據中心框架,建立起支撐多層次業務應用,具備多層次數據服務能力的國土與規劃大數據體系。
(3)技術特性
自然資源和規劃業務融合信息化平臺吸收采用當前IT 主流技術,如面向服務技術架構(SOA)、企業服務總線(ESB)、業務流程管理(BPM)、移動互聯網技術等,整體實現對業務管理的全流程高效化、數據應用的全方位科學化和日常辦公的可復用便捷化。
? 面向服務的架構(SOA)
引入面向服務架構(SOA)的思想和范型,建立具有松耦合特征的開放平臺,全面支持將來走向云計算,無縫銜接大數據,支持跨域資源整合和移動互聯應用等訴求。
? 企業服務總線(ESB)
將業務從各個應用系統中剝離出來。應用系統專注于業務服務功能的實現,成為各種服務資產的載體;業務則通過服務的編排組合來搭建,滿足業務隨時、隨需變化的個性化要求。
? 業務流程管理(BPM)
通過業務流程管理(BPM)把用于支持自然資源和規劃不同業務環節的業務資產有效連通起來,打通不同業務體系之間所形成的“信息孤島”,形成端到端、完整、通暢的業務流程體系。
? 業務規則管理(BRM)
通過業務規則管理把自然資源和規劃的業務規則從流程中分離出來,規則以服務方式提供給流程。當業務規則發生改變時,只需要修改規則,而不需要修改流程,從而實現對業務需求變化的快速響應。
? 移動互聯技術
移動平臺主要由移動前端開發框架、運維管理平臺、私有應用商店、消息分發中心等幾個部分組成。利用驅動原生(React Native)的移動前端開發框架,使其兼具混合開發的跨平臺優勢與原生開發的良好體驗。
? 基礎設施集群
自然資源和規劃業務融合信息化平臺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其中,每個服務節點均不可缺少,中斷后則需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成本。采用集群配置,提高系統的可用性和可縮放性,將節點中斷的后果最小化。
? 云部署支持
自然資源和規劃業務融合信息化平臺除了可以部署在物理環境,也可以部署于云環境,包括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AWS 云等云環境?;谠骗h境可以實現應用的快速部署、擴容、備份、恢復。
Copyright ? 2001-2021 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4017532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1502008224號